學名 | |
by: 魚類生態進化研究室
|
命名者 | (Linnaeus, 1766) | 棲息深度 | 1 - 10 公尺 |
中文名 | 金錢魚 | 有毒魚類 | 是 |
科中文名 | 金錢魚科 | 經濟性 | 是 |
科號科名 | F466 Scatophagidae | 食用魚類 | 是 | 大陸名 | 金錢魚 |
模式種產地 | India | 觀賞魚類 | 是 | 俗名 [td=1,1,229]變身苦、黑星銀 |
世界分布 | 印度至太平洋 | 台灣分布 | 東部、西部、南部、北部、東北部、澎湖、小琉球 |
最大體長 | 38 cm | 棲息環境 | 礁區、砂泥底、河口、近海沿岸、潟湖 |
同種異名 | Chaetodon argus, Chaetodon atromaculatus, Chaetodon pairatalis, Ephippus argus, Scatophagus aetatevarians, Scatophagus argus argus, Scatophagus argus ocellata, Scatophagus bougainvillii, Scatophagus maculatus, Scatophagus ornatus, Scatophagus purpurascens, Scatophagus quadranus, Scatophgus argus |
參考文獻 | 臺灣魚類誌(沈等, 1993) |
| |
英文俗名 | Scat; Spotted scad; Spotted butter fish; Spotted butt; Spotted scat; Spotted butterfish; Argus fish; Butterfish; Common scat; Leopard scat |
瀕危狀態 |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|
形態特徵 | 體側扁而高;頭背部高斜。口小。吻中長,頗寬鈍,鰓孔大,鰓蓋膜稍連于峽部。眼中大。上下頜約等長;眶前骨覆蓋住上頜骨後端;上下頜齒刷毛狀,呈帶狀排列;鋤骨及腭骨無齒。前鰓蓋骨後緣具細鋸齒。體被小櫛鱗,腹鰭具腋鱗;背鰭的鰭條部、胸與尾鰭均被鱗,側線曲度與體背緣平行。體褐色,腹緣銀白色;體側具大小不一之橢圓形黑斑;背、臀及尾鰭具小斑點。幼魚時體側黑斑多而明顯。 |
棲所生態 | 棲息於港灣、天然內灣、汽水域之河口區、紅樹林區及河川下游,稚魚尤多於半淡鹹水域出現。雜食性,主要以蠕蟲、甲殼類、水棲昆蟲及藻類碎屑為食。背鰭棘尖銳且具毒性,刺到使人感到劇痛。 |
地理分布 | 分布於印度-太平洋區,西起中東科威特,東至薩摩亞及社會群島,北到日本南部,南至新加勒多尼亞。台灣西部較多。 |
漁業利用 | 主要漁法為底拖網及手釣、春夏間較多,肉質普通,多煎食或煮湯,小魚具觀賞價值。本省南部已有人工養殖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