釣蝦釣魚降龍會
標題:
今日水世界晚場之跌捯
[打印本頁]
作者:
ㄨ龜
時間:
2013-9-4 01:06
標題:
今日水世界晚場之跌捯
今日水世界晚場之跌捯 跟氣候有關嗎
作者:
fatfatbear
時間:
2013-9-4 02:06
以下純屬個人觀念 並不是王道
在下釣得不是很好 呵呵 還是會有跌倒的時候 跌倒機率約為5%
沒有不好得釣場 只有無法活用的技術
釣蝦其實是一種很活的東西 並不是一種觀念打遍天下
為避免混淆 您可以先試試以下兩種方式:
就水深方面:
敏標釣頓 頓標釣敏 敏標釣敏 頓標釣頓...等等
依照蝦場 氣候 餌料等不同 就會有不同應用時機
試著對應釣況或是蝦場 做出改變 而不是一種方式釣到底
如果當時起蝦數不錯 當然就不用變了
就尋蝦範圍:
水泡區以星狀路線尋蝦 水泡與水泡中間以前後放流方式尋蝦
止水區以線組重量方式尋蝦 下去互相搭配
如果是母蝦 起蝦後您可以繼續在起始蝦訊點下竿 直至沒訊號
如果是公蝦 起蝦後就不要在起始蝦訊點下竿 改由接近起始蝦訊點的水泡與止水交會點
作者:
南門阿維
時間:
2013-9-4 03:42
站長講得非常好~
天下沒有所謂的神標~神餌~神人~
而且釣蝦也無絕對~
平常心對待~釣蝦快樂~快樂釣蝦~共勉之~
作者:
kjhfm
時間:
2013-9-4 04:00
小弟我去水世界三次 跌倒三次
分別是3P 3P 5P 都釣兩小時
第一次是新手用公竿 後面兩是咬況不佳 全場都熄火
作者:
瘦的不明顯
時間:
2013-9-4 04:45
沒關係啦 跌久了就習慣了
我每次去釣蝦都準備好跌倒的準備了= =
只要沒有槓龜就好了
作者:
紫冥月
時間:
2013-9-4 10:39
TO: 龜 -1F
本人在水世界如果與 包哥 鳥哥比起來的話
我幾乎每次都是慘跌
不過最近最慘的一次2H8P
最好的一次2H 28P
總覺得是自身的判斷能力與基本功還不扎實
如果減少掉MISS與把握每次訊號
把失誤降到10%以下 想必蝦量畢竟是很可觀的
作者:
潛水客
時間:
2013-9-4 11:10
看到站長的文章就能了解站長的功力已經~非「人」哉而「神」哉
降龍會的文章就是要探討到~~~精隨
而非皮毛
作者:
瘋釣蝦
時間:
2013-9-4 16:32
TO: 龜 -1F
水x界有許多會內高手~..............
(烏日鳥哥)算是強中手~可向其請教釣蝦奧義
作者:
烏日鳥哥
時間:
2013-9-4 20:28
TO: 瘋釣蝦 -8F
哇哇哇~~~~
瘋哥你這台挖土機挖的洞可深了!
我跌進去可爬不出來
最近水世界好釣的時間點還是開關門
而且因秋天氣候涼爽目前蝦群已較散
不再有嚴重蝦窟躲藏於水泡區內
靜水區就有很多訊號只不過若是使用蝦米
還是就餌緩慢....而且蝦子散池子大要多尋
作者:
Firzen
時間:
2013-9-4 21:09
整體來說水世界咬況一直都蠻穩定的
蝦米確實就餌不乾脆 翻轉蝦米導致訊號誤判
但鳥哥 是蝦米派真傳人 可以請教這位神人級前輩
作者:
Firzen
時間:
2013-9-4 21:11
TO: fatfatbear -2F
站長熊胖的一番話 受盡無窮
作者:
蘋果西打
時間:
2013-9-6 09:16
水世界整體來說都蠻穩定的,我在水世界坐釣如釣不到都是請教幾位大師神人
神級達人有烏日鳥哥,包子哥,王功哥,豐哥,還有小峰哥
感謝幾位經常性教導
肛~~溫~~喔~~
作者:
瘋釣蝦
時間:
2013-9-6 10:46
TO: 蘋果西打 -12F
看來大家都是做工程的~且都是開挖土機的
西打哥:我們只有一起作釣唷~
並沒有"經常"性"教導"喔
作者:
陳龍
時間:
2013-9-6 11:14
小弟初入降龍耳聞樂咖水世界蝦底頗厚較為推薦
特地從大甲過去樂咖朝聖
誰知卻是一小時2p的慘跌一跤
現場咬況也不是甚佳最好的好像也才5p左右
和海線比較一下樂咖水泡有點大
而且裡面養了一堆小蝦攀在牆壁上
這樣好像不太好吧……
還在考慮水世界中或者等中秋過後也許會好轉吧
金大尾倒是蠻好釣的最慘也有公蝦一小5p
不曾中過彩帶的路過
作者:
蘋果西打
時間:
2013-9-6 15:39
今天水世界跌倒,2小時3P,好里加在第3小時12P
豐哥蝦底有了喔,12P全靠你的天平啦,感恩
作者:
Firzen
時間:
2013-9-7 00:16
TO: 瘋釣蝦 -13F
感謝豐哥的天平 :loveliness:
TO: 蘋果西打 -12F
作者:
ㄨ龜
時間:
2013-9-17 18:15
謝各位 上面說的人我都常遇到
作者:
新竹-熊仔
時間:
2013-10-6 10:54
神人都會跌倒
更不用說我們平凡人
歡迎光臨 釣蝦釣魚降龍會 (https://vanquishloong.com/vanquishloong/)
Powered by Discuz! X3.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