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發表於 2010-12-13 20:34:52
|
顯示全部樓層
哇,看到這篇內容,這位南研的弟兄實在是有夠用心的,就看到當然南研的身影,
總是不顧一切往前衝,雖然有時候被莊孝維
關於浮標的話.......叫我再打也累囉.....小弟在雅虎家族,有留下一篇,
關於浮標的使用心得,只純粹討論怎麼選,實際的運用效果,我倒是不會很在意,
因為我覺得釣蝦沒有差這麼多咧.........紫竿新手,不知道問劉大哥就對囉,
上次謝謝你的照相呀 .....算啦 我還是找一下好囉....N年前寫的文章吧..
肺炎開始!!
我都是用短標,本人就以短標論:
1.對於浮標的校正而言,我不會在家裡測量,那根本不準,
就像我師傅說的,如果今天是釣半鹹水池咧?
我保證你的浮力會過大,可以先做參考啦,不能以它作標準
2.水深測量與浮標的校正
我現在都是先量水深,再測浮力,原因為何?????
就貼底釣法而言,以先前的方式調的話,短長勾都是懸空,
兩勾的所需的浮力都算在內,結果入水後,我發現我的浮標,
多禿出一塊,我才發現我的測量方式是不對的,長勾不能算在內
會照成誤差.
所以我現在的方式變為,先測水深,再讓短鉤懸空,
然後測浮力,那到底要調到何種境界咧,
首先,調到top與標深的交界處,讓top整個浮出,
且讓竿子成自然狀態(就是放在池邊啦,除非你釣蝦都是拿著竿子)
為何咧?? 因為連母線入水的體積也要算在內,不然會很多假訊號,
特別是你的母線很粗的話,一定要注意,母線很細就算囉,
而且要保持一段時間(大約是1分鐘吧),如果是飄在同一個地方,
那表示你可以先座釣囉(記住要把短鉤調回去呀),然後咧,
要以浮標直上直下的訊號為主,若是浮標太容易下沉,
然後你測試你的浮標(我沒在看幾目會中蝦,那不太準)
然後失誤(有勾到也好,無勾到也好,第一次要測試久一些才好)
就表示浮標的浮力過小鉤子也黏不注蝦子,要減鉛
(減一些些些些些,就好)
減到你的浮標下沉,你測試後就會中蝦,那就可以啦
為何咧?? 因為這時候無論短長勾在吃,都會出現訊號
(短鉤因該比較明顯,長勾繪些微出現),這才是比較好的校正方式
若是你的浮標下沉是斜下的方式,那就不能算喲.
3.我看到有些人的鉤餌方式,實在是太容易被盜餌囉,
我用的方式為:
母蝦:將赤尾青去頭去尾,用刀將之切為兩半,掛在勾尖
注意,要將勾尖稍微露出一些,這樣才會黏蝦啦
況且此種勾法,主要是讓蝦子連勾吞進去,這樣才對呀
公蝦:用整支赤尾青,勾尖朝頭,一樣露出些微勾尖
我的觀察是,蝦公大部分都從頭開始吃,很少從尾巴
因為比較容易入口.
4.我測量的工具都是銅住,因為最貼底,比較容易知道池底的狀況
特別是較長的銅住,在池底不平的地方,會馬上知道.
5.有些人測量水深的的方式,看了覺得怪怪的,
測量水深的時候不可以把母線繃的太緊,浮標站起來也歪歪的
浮標檔豆的間距要有一些距離(我的是0.3-0.5啦),
為何要這樣做??? 因為母線繃太緊的話,,會有額外的張力
造成母線延伸,特別是尼龍線,我測量的時候都是竿子頭稍稍為彎曲,
才不會有這種問題,且測量水深的時候,浮標要站直才對
不能歪的太嚴重才好,因為跟你座釣的形狀不會差太多
而且量好的時候要橫移一段距離(大約2-3公分),看看浮標會不會下沉,
會下沉才是對的,表示你的釣點測量是對的.
6.浮標的形狀,我最喜歡用圓形跟細長型
細長型:釣敏的最好,因為直上直下的訊號最明顯,
缺點:靠近泡泡會歪歪的,且用這種校正方式最容易出現假訊號
圓形:沒有細長行那麼明顯,但訊號非常穩定,不管是氣泡區或是平流區,
且抗波性比細長形好很多.
選浮標的原則:
我會挑實心標(包含top),且top細一些比較好,但是顏色要分明清楚
還要選擇中心點貫穿良好的浮標(拿起來抓頭抓尾轉看看啦,會抖不好),
再看有沒有裂痕,塗裝喜不喜歡,就這樣.
7.改勾,是一種傷本的方式,好用,但是你會先浪費很多錢,不信??
問問看大家你就知道,況且對新手不好用,不知道問題是啥,
那就不要用吧.........
寫了那麼多,不知道有沒有人懂??
媽的咧,看不懂 見面再說啦
[ 本帖最後由 南研-地下校長 於 2010-12-13 20:47 編輯 ] |
|